第4章 新的住所(1/2)
第4章 新的住所
叶巡学了十年的古董,不说水平多高,对于某些特定年代的东西,还是有几分眼力的。
比如宋瓷,正是他主攻的方向。
华夏上下五千年,古董的门类自然是五八门种类繁多,单说瓷器这一块都早已被纵向细分为了老窑瓷、明清瓷,横向分成了南方瓷北方瓷,各地的大小窑口数不胜数,不计其数。
因此隔行如隔山的情况,在古玩商贩藏家身上都是存在的,研究明清瓷器的看不懂唐宋出产的瓷器属于基本操作。
全才不是没有,极少罢了。
电视上一通百通的专家学者,瞟上一眼什么都看得清楚明白那纯属扯淡,现在不会真的还有人信他们吧?
起码叶巡就不是全才,他到现在也只敢说自己懂得一些宋瓷南方窑口的皮毛而已。
现在可惜了,叶巡妄想直接穿越到宋朝拿货的愿望破灭,下一步该何去何从,他又有点迷茫了。
不过当他想到小豆子的笑脸时,似乎又变得通透了不少。
不管了走一步看一步吧,反复横跳两个时代这么牛逼的事都被他碰上了,活人还能给尿憋死?
先找个便利店买点东西,今天咱也给小豆子老刘头整顿好的。
小心翼翼的闪过了家门口,叶巡找了间24小时的便利店一头扎了进去,收银的阿姨见他穿着一身古装都见怪不怪了,甚至还笑着调侃了几句。
“你这身衣服买的不行啊,颜色太素了,看着就是穷苦人穿的。”
叶巡嘴角一抽,干笑几声:“什么都瞒不过大姐,还真是穷人的衣服。”
考虑到短时间肯定没地儿烧水,他便没有选择泡面这种最经济的速食品,转而选择了稍贵上一筹的自热米饭,几瓶五升装的矿泉水,外加上了豆干、面包、方便鸡腿和卤蛋。
“再拿包利群,噢,打火机也来几个。”最后结账时,叶巡想了想,又补上了几只素净的瓷碗和木筷。
塑料盒的包装就不拿出来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再次回到破旧的木屋里,刘老头爷孙俩还没回来。想来也是,大早上出门讨饭那能那么顺利,宋人也不是个个吃得饱的,估计也只能等着早点摊贩快要收工的时候,才能分到点残羹剩饭。
叶巡也不磨蹭,立马开工整起了自热米饭,拆调料加净水好一阵忙活,最后再把米饭倒进了瓷碗里才算结束,包装袋之类的一股脑全扔进了小空间里。
到了大约七点左右,刘木和小豆子才垂头丧气的返回了木屋,一进门小豆子就满脸歉意的说道:“叶大哥我们、我们早上.”
叶巡笑了笑,挥手让他靠近些:“来赶紧趁热吃,再过会儿就该凉透了。刘爷您也吃点儿,刚才那个店家不错,两个铁钱给我换了三碗。”
说完又把碗筷递给了刘木。
刘老头面露惊色,却没说什么,接过大碗后也不客气,呼哧呼哧的吃上了。
“啊呀!”小豆子刚扒拉了第一口就合不上嘴了,又大又灵动的眼睛里满满的全是问号:“这是哪家酒楼的饭菜,好吃,太好吃了!”
“就前面那家,那家同福酒楼,掌柜的人挺好的,听说我们生活不易,特地多送了些肉沫。”叶巡睁着眼睛说瞎话,反正刘老头和小豆子也不会去酒楼吃饭的,没办法判断真假。
刘老头显然也很吃惊,但他可不像小豆子那么渣渣呜呜的,天天饿肚子的感觉太难受了,如今美食当前哪有心思去琢磨别的。
偏偏说话的语气还特别淡然:“手艺确实不错。”
要不说姜是老的辣,气质这块上老乞丐起码比小乞丐领先了几个大档次。
叶巡也吃的挺香,其他的东西暂时还不能拿出来,等小豆子舔完了碗里的最后一粒米之后,他才笑着说:“都吃饱了吧?我还得给掌柜的把碗筷送回去。”
小豆子带着崇拜的目光目送叶巡离去。
转进了拐角,叶巡左右观望四下无人之后,手中的碗筷瞬间消失,他倒没有立刻回去,而是继续溜达了一阵后才返回了木屋,跟着刘老头一起去了城墙脚下排队。
此时的人还不多,大概也和江南道本就富庶有关,穷苦人家多少也有安定之所,真正无依无靠的怕也只有他们这些外来户了。
大部分人年纪都不小了,刘老头看上去都不是岁数最大的。
这些人佝偻着身子,面上皱纹满布一看就吃过不少苦,但此刻他们原本无神的眼中,却又分明充斥着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